学习指南
当前位置:首页 - 弟子规读书会课程复讲
 
 
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10集课程复讲

华红霞学长

  
    本集主题:如何落实“孝”(四)

    1、生活中如何落实“孝”(续)
    (1)事虽小,勿擅为,苟擅为,子道亏。其实很多的大善都是从小善做起,很多的大恶也是从小恶积累上来。 “勿以善小而不为,勿以恶小而为之”。孩子在家庭当中的一言一行,你都不能苟且,太随便了,往后出去就会有犯大过失的可能性。当然,要让孩子“勿擅为”,首先我们家长要“勿擅为”,很多细节之处,我们要有敏感度,要给孩子当榜样。当你有这样的态度,保证你会突然觉得自己的德行、学问也在与日俱增。
    安全方面:对于孩子有很多的事我们要多多叮咛,尤其在安全方面,一定要多多提醒,有时还不能只提醒一次,还要不厌其烦。同时也要提醒孩子,只要对别人会造成危险的动作,绝对不能做。
    规矩方面:要告诉孩子要守规矩,比如不可以随便丢垃圾,丢垃圾看起来好像是一件小小的事情,但是当丢垃圾已经成为习惯,那将不只是丢家里的脸,还有可能会丢国家的脸。
    (2)物虽小,勿私藏,苟私藏,亲心伤。
    不藏:小孩子他还没有建立是非判断的时候,有时候会随手拿东西,他有时候是觉得好玩,所以做父母的养育孩子确确实实要多用心。
    不贪:中国古代的母亲都谨记要教诲孩子“一瓜一果之弗贪”,一瓜一果都不能贪,“一丝一毫之不苟”,绝对不能有贪小便宜的行为让孩子去养成。俗话说,小时偷针,大时可能就偷金,教导孩子“物虽小,勿私藏”,不可以拿人家的东西,长久的影响是很深远的;因为他贪,到最后很可能想要的东西他就会不择手段去偷、去抢。所以养孩子的不贪,在他往后是养他廉洁之心。著名的典故“杨震四知”(天知、地知、你知、我知)。因为杨震拒金,非常清廉,榜样也传给了他后代子孙,统统做官都做到三公的位置,都是国家的高官。他虽然没有贪这些黄金,但是赢得的是更大的功德跟福分,所谓“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”,除了福报的回报,更重要的是德行的榜样。所以我们也要做孩子的好榜样。
    慷慨:“勿私藏”,一来是不贪,再来是自己的东西也不要占为己有,就自己享受,应该懂得付出,培养孩子慷慨的态度。施比受更有福, “财散则人聚”,人要有慷慨才能赢得人和,人生跟事业才会有所发展。我们的慷慨、我们的不贪都可以给孩子做很好的榜样。
    爱惜公物:公物不能拿来自己私用,这个也是很重要的一点。学校的公物,一张椅子甚至于任何一个东西,它有数亿的主人。所以偷了这个东西,你是欠数亿的人的债,你以后做牛做马都还不了。所以我们引导孩子,任何一个东西都是有主人,绝对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就把它拿走。
    (3)亲所好,力为具。
    父母要树立正确的“好”。假如父母好的是好名、好利,这样孩子可能也好名好利;当他这个态度一形成,对他一生会有很不好的影响。一个家带错风气,家会垮,一个国的国君带错风气,国就垮,所以“一家仁,一国兴仁;一家让,一国兴让”,一人贪戾,一国作乱。所以,当父母要好正确的人生价值观。
    在有正确的人生价值基础之上,父母所希望我们,比方说希望子女学业好、功课好,作为子女要尽心尽力去完成。

    2、现代社会企业家的几种归宿:
    一些企业家说企业家假如没有闻圣贤的教诲,这一生真的是穷得只剩下钱而已。当人生有钱而没有智慧,钱可能是祸患。
    大企业家有几种下场:
    (1) “劳心劳力”。每天很工作努力,工作超过八个小时,超过十个小时,但是正值中年突然发现自己得了癌症,生了重病;努力了一、二十年,到头来什么也带不走,这个叫劳心劳力。
    人生常常是忙、盲、茫。第一个是忙碌的“忙”,这个是会意字,左边一个“心”,右边一个“亡”,代表心死了,都不能够去感受父母、感受身旁妻儿的需要,每天就是忙得不得了;忙久了就进入第二个阶段,眼睛看不到了,所有自己的本分事忘了,只知道赚钱;等走到中年以后,奇怪,太太怎么跟我连话都说不上,孩子也跟我不能沟通,他会觉得人生很茫然,到底我在干什么?这是忙、盲、茫。 
    (2)“锒铛入狱”。因为在赚钱的过程常常铤而走险,触犯了国法,绝对不能够贪婪,应该诚信去经营事业,老老实实去付出,相信会有很好的回报。当然要让孩子往后不要铤而走险,更重要的是从小要教他“物虽小,勿私藏”,教他廉洁有守,这才是根本。 
    (3)“透支身体”。第三种企业家,也赚了些钱,但是把身体搞坏了,常常很多的应酬,身体都坏了。当一个人中晚年身体不好,他的福享得了吗?可能一辈子、后半生都要跟药物为伍,这样也不是好的人生。 
    (4)成功企业家。能够将事业跟家庭兼顾,这是最完美的。像卢叔叔。他在企业界也相当有成就,曾经还做过雅马哈的总裁,底下员工有八万人,相当成功的企业家。但是他做事很有原则,只要是礼拜天中午,他一定是陪太太跟孩子一起吃饭,让妻子跟子女的感受很温暖、家庭凝聚力特别好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3年4月3日

 
 
感恩学长的分享!
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
   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   

返回  

 
 

弟子规线装书

蔡礼旭老师主讲细讲弟子规  弟子规力行表在线测试  背诵弟子规联系考试测试题  

深圳弟子规公益网  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